前幾天的內容說到,漲價去庫存失敗了,上頭的本意是是用漲價去庫存來給地方和房地產解套,尷尬的是房價漲起飛了,但庫存和杠桿沒有降下去,昨天列舉了一些宏觀的房企負債率和地方債的數據,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微觀企業(yè)端的數據。
根據我在wind找到的數據,116家房企上市公司的數據很多,為了你們看起來直觀,也為了和網上的其他數據有些區(qū)別,畢竟我是為了研究企業(yè)有沒有執(zhí)行去杠桿,所以我這么列舉。

2016年房企資產負債率比上年增加的房企有59個,占50.86%。
2017年資產負債率比上年增加的房企有58個,占比50%。
2018年資產負債率比上年增加的房企有56個,占比48.28%。
2019年資產負債率比上年增加的房企有62個,占比53.45%。
2020年資產負債率比上年增加的房企有52個,占比44.83%。
也就是說基本上每年有一半的企業(yè)沒有執(zhí)行去杠桿,請注意,這種計算方式還是建立在房價上漲,他們資產增多的情況下。
我們再看另一個數據,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,這個數據反應的是企業(yè)擴張的時候是否健康,是否具備償還貸款的能力,現金流為負基本上可以判斷企業(yè)是在盲目擴張。

116家企業(yè)中2015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負的企業(yè)有49個,占比42.24%。
2016年現金流量凈額是負的企業(yè)有33個,占比28.45%,這一年是最少的,是因為這一年經濟形勢較差,是因為貨幣化安置才剛剛開始,他們還不敢擴張,但不是不想。
2017年現金流量凈額是負的企業(yè)有56個,占比48.28%,房企開始了擴張的腳步。
2018年現金流量凈額是負的企業(yè)有37個,占比31.9%,這一年,萬科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。
2019年現金流量凈額是負的企業(yè)有46個,占比39.66%。
2020年現金流量凈額是負的企業(yè)有35個,占比30.17%。
2021只有年中報,效果差不多,現金流量凈額是負的企業(yè)有52個,占比44.83%。
隨著房住不炒逐漸深入人心,按理說房企應該停止盲目擴張了,但都到了2020年竟然還有三成的企業(yè)還不上自己的貸款。
疫情的到來導致無數人收入降低,房子更不好賣了,到了21年中,還不上貸款的企業(yè)占到了44.83%,這爛尾樓能不多嗎?
有些企業(yè)真的就是活該破產,手里沒錢還愣是要擴張,可惜普通老百姓無法分辨哪些企業(yè)靠譜,買到了爛尾樓維權也很難。
其實房地產過剩的問題早就有人提出了,但習慣了賺快錢的房地產企業(yè)根本不愿意停止擴張,這時候就體現出企業(yè)管理者的能力水平了,清醒的人自然能看到上頭的意思開始控制自己的杠桿率,比如萬科早在2018年就提出來活下去的口號,開始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負債率,雖然萬科的負債率也不是最健康的,但至少知道提前剎車。
不清醒的代表那就是恒大了,盲目擴張的后果就是21年轟然倒塌,不相信上頭的決心,也不懂經濟,用房地產刺激經濟真的是有極限的,不是想怎么刺激就能怎么刺激的,那要是只靠刺激房價就能撐起來經濟,現在問題的源頭,08年的次貸危機也就不會出現了。
現在資產負債表健康的房企,現在手里現金多的房企,就可以廉價的收購其他資金周轉不開的房企的優(yōu)質資產,實現自己的擴張,這才是聰明人的表現,利用經濟周期壯大自己,而不是盲目自信,對抗周期。
像恒大這樣的房企還有很多,而且恒大的債務率并不是最高的,恒大是債務重量最高,給大家看一下20年總負債排行前十的企業(yè),每一個都是大佬。

但請注意,債務總量高不一定不健康,還是要看負債率和手里有多少現金,前提是他們財報里邊的現金數據是真的。
這次上頭是不會再向16年那樣救他們了,他們想要自救就需要出售自己的資產,至于是斷尾求生,還是斷臂求生,或者是斷頭求生就看他們的危機程度了,最嚴重的可能需要全部打包出售才能免去牢獄之災。
明天給大家看一下為什么我說,這次去庫存效果不會好的邏輯和數據。
點贊、評論、轉發(fā)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,想每天第一時間看更新就點個關注吧。
其他文章推薦:
用數據證明漲價去庫存失敗了,房價是起飛了,但庫存和杠桿沒去掉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 備注:發(fā)貨聯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